桂平“五乱”整治:治的是堵心的乱,求的是舒心的活

4月16日,在桂平市城南医院周边,一支由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城市管理监督局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等多部门组建的联合执法队伍正在忙碌,依照法规,对占道乱摆卖、乱堆放等现象展开治理。这是2025年桂平市城区 “五乱” 专项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二站,此前首站桂南路路段经整治后,街道面貌已焕然一新,变得宽敞洁净。这场从“堵心路”到“舒心街”的转变,没有想象中的强硬执法,靠的是一次次的耐心沟通、一处处的便民安排,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:整治不是添堵,而是为了让日子过得更顺畅。


为啥非得治?这条街实在得没法过了

曾经的桂南路,是出了名的“闹心街”:早上送孩子上学,得在占道的早餐摊和乱停的电动车之间挤着走,人行道被占满,行人只能跟汽车“抢道”,高峰期通行速度比走路还慢;中午商铺把货物堆到马路上,三轮车、电动车横七竖八,常常堵得水泄不通;晚上夜宵摊收摊后,满地油污和塑料袋,桂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杨经周无奈表示:“摊贩乱摆卖,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非常多,增加了我们的这个工作量,也是我们比较头疼的事情。”最让人揪心的是安全隐患:乱搭的遮阳棚,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。市民杨先生抱怨:“以前路过都得皱着眉头,又脏又乱,住附近太闹心了。”

门口被流动摊贩占满,客人进不来,商户只能跟着把桌子摆到路上,结果整条街越来越挤,这种“无序的热闹”让所有人都受影响——居民出行难、商户经营难、环卫清理难,确实该下大力气管治了。


怎么治?不搞强硬取缔,给大家找条出路

这次整治,执法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开罚单,而是“上门唠家常”。先期发放《桂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的公告》,完成政策告知,随后签订《门前三包责任承诺书》明确权责边界,“我们理解大家经营不易,但占道经营既影响交通,又破坏城市环境,希望您能理解并配合工作,尽快整改。” 店主感慨:“以前确实没充分意识到自身责任,往后一定严格按要求,做好门前环境卫生、市容秩序和绿化维护。”

同时,交警们忙着对乱停乱放车辆拍照取证、依规处罚。对于严重阻碍交通的车辆,交警迅速联系拖车拖移。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蒙绪晓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加大整治力度,引导市民养成规范停车的良好习惯,确保道路始终保持畅通。”

 

最让人踏实的是长效管理

以前城市管理往往陷入"猫鼠游戏"的怪圈:城管队员前脚刚走,摊贩后脚就回。比起“运动式执法”,更实在的是“配套跟上”,桂平市已建成大起农贸市场、大起水果批发市场、城南综合市场以及一、二、三农贸市场等多个市场,租金或管理费的优惠政策由市场承租方和管理单位负责落实,确保小商贩切实受益。同时,桂江路设有临时疏导点,凌晨2:00-7:00专供商贩进行农作物批发贩卖,卖菜卖水果有了“合法阵地”。

白天多部门联合巡查,晚上“白+黑”执法队盯着夜宵摊,不让乱象反弹;数字化平台24小时盯着乱贴广告,及时清理;长安工业区新市场和疏导点还在陆续开放,给小商贩留足了“生路”。我们不强求一次性“变干净”,而是让整洁成为常态,让大家习惯这种舒服的生活环境。

市城市管理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这次综合整治行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疏堵结合、以教育为主。下一步,我们将陆续对糖厂路等重点路段开展综合整治,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防止‘五乱’现象反弹。”


城市治理,从来都是大家的事

整治过程中,也有摊贩担心:“新摊位离原来的位置有点远,会不会影响生意?”能不能在老街区多设几个临时停车区?但有一点共识越来越清晰:没人喜欢生活在“脏乱差”。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,家里乱了,收拾干净是应该的。但收拾的时候,得听听家里每个人的想法:摆摊的要养家,开店的要经营,居民要安全舒适。让大家看到,政府在努力找平衡,既要治理道路的“堵”,也要疏通商户的“忧”,更要让老百姓生活方便,大家自然会支持——毕竟,谁不希望自己住的地方,干净、通畅、让人心里舒坦呢?当规范经营成为商户自觉,当整洁环境转为市民习惯,当"共建共治共享"的城市理念更深入人心,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“舒心的家”。

其实,北江夜市一条街也不远,进坝大道的烟火气我们都还在怀念。朱春婷 黄煜婷 麦雷


视听

桂平新闻回放
新闻回放
扫一扫进入桂平电台直播间
直播间